铁山寺保护区的地质历史概况
铁山寺保护区的地质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其地质历史密切相关。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关于铁山寺保护区地质历史的相关信息:
地质构造
铁山寺保护区所在的盱眙县处于北纬32°40′至33°15′之间,属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的一部分。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古生代晚期的扬子准地台演变而来,经历了长期的沉积作用和地壳运动[[6]()]。
玄武岩地貌
保护区内的山脉主要由玄武岩构成,这种岩石属于喷出岩的一种,是由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玄武岩山体受到断层节理的剪切和风霜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如峭壁危岩和石蛋等[[9]()]。
特殊的小气候
铁山寺保护区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小气候,这与保护区内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4.9度,年降水量为1050mm以上。由于山体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多,加之群山环抱,人为影响较小,所以基本保留了原始森林的自然环境[[4]()]。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保护区内的地质历史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例如,玄武岩风化产物富含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等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元素,使得植被非常茂盛。据统计,这里有28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中草药,形成62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9]()]。
结论
综上所述,铁山寺保护区的地质历史对其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区内的玄武岩地貌、特殊的小气候以及由此孕育的丰富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地质遗迹区。这些地质历史特征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关注,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变迁和生物进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