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新颖的,比较常见的古代人洗澡画面大多是***剧版的演绎,而最为人熟悉的恐怕就是《水浒传》潘金莲一而再再而三的洗澡那一段,这也是反映古代普通人洗澡最前面的一个画面。
弄上一大桶热气滕汤的热水,拿个葫芦剖两瓣做成的瓢,剥个精光一脸享受的往身上浇水,不紧不慢惬意至极。说到不普通的人洗澡,最著名的恐怕要数杨贵妃玉环。
她与唐玄宗李隆基最初的亲密邂逅就是在清华池(澡堂子),当然这种帝王级别的洗澡,基本上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完全可以忽略成本的考量,后来的***剧还多次爆出杨贵妃洗澡的画面。
弄个木桶,剥个精光,撒上玫瑰花瓣,悠哉悠哉的又是一顿享受。看起来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上层社会,大家对于洗澡的共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舒服,一定要表情丰富到位。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不得不说,历史学者一直强调的一定不要期望从***剧中学习历史知识的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在古代洗澡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
受限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即使于偶感风寒,也可能要了亲命,不管古代的神医多么高明,大多数情况下困顿的人们并不会得到及时的救治,结果可能就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要了小命。
因为这一层原因,古代的人对于洗澡其实还是挺谨慎的,那就是能不洗就不洗,要洗也是快洗,尽可能的不像杨贵妃、潘金莲那么浪,还要做无数的表情,又是大木桶又是瓢的,能擦尽量不洗。
与干净相比命更重要,当然洗的少不代表古代人不讲卫生,毕竟卫生条件的标准是一个时代概念,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考究古代人的行为正当与否,尤其是这种生活细节方面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古人把洗澡称呼为沐浴,按当时甲骨象形文字的图案来看,沐是一个人举着一个木盆,而浴则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器皿里。由此可见,沐在古代是洗头发的意思,可浴则是洗身子之意。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社会,洗澡被赋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盘铭文》里的这句便是对洗澡最简洁有力的诠释,在古代洗澡不仅仅是祛除身体上的污垢,更是洗净心灵的污垢。 相比现代人洗澡的随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缛节决定了洗澡的种种礼节。在古代,浴室称为湢[bì],浴盆则名杅[yú]。“浴用二巾,上缔下绤[xì。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屦,进饮。”《礼记·玉藻》中的这段文字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个过程,准备两条毛巾,细的擦上身,比较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口。这个过程显得科学而有序。 如果有客人来访,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澡一次的环境,这样才显得尊重。《周礼·仪礼·聘礼第八》中记载的“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古人一般用淘米水、澡豆、皂荚、肥珠子、香料等,相比起来,种类也显得很丰富。用淘米水清洁东西,现在有时还能看到,澡豆是用豆粉和药沫制成的,有润滑肌肤的作用,当时恐怕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到吧。我们今天所说的肥皂大概就是由当时的皂荚、肥珠子这两种东西的名称延伸而来的,都有祛除身体污垢、洁净润肤的作用。 从礼节以及洗澡的生活用品上来看,古人已经很重视洗澡这件事了。而从体制看,更能再次验证这点。因男女都长发束冠,西周时期只有沐浴之后才能去朝见天子,以表示尊重与忠诚,汉代时期,官方***还有专门为洗澡而设定的***日,时隔五日一天,这天所有的官员都回去洗澡沐浴。“五日一***洗沐,亦曰休沐。”《汉官仪》作了如是的记载。唐朝时期,由五日改为十日,称为“休浣”日, —浣为十天。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沐浴文化也不例外,沐浴就是我们常说的洗澡,关于沐浴神话故事有很多,《山海经》中记载帝俊浴于从渊、羲和浴日、常羲浴月、天女下凡沐浴……等等,通过沐浴孕育了太阳、月亮、更是沟通了天人对话,为世界来源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其实在古代,洗澡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沐浴的生活习俗,秦始皇就喜欢沐浴,经常在骊山沐浴,骊山温泉就是从始皇时才有的“神女汤”的称谓。
在汉代沐浴习俗已经成为全社会性的,汉代官员甚至有法定***期来洗澡,《汉宫仪》中描述皇帝每五日给官吏们放一天***,让他们回家洗澡,这也是我国史上第一次为沐浴制定的法定***日,足见汉代对洗澡的重视。到了魏晋时期,沐浴形成两极化,一个是拒绝沐浴(嵇康),一个是沐浴成癖(何佟之);唐代皇帝大多喜欢温泉浴,唐高宗李治有《过温汤》诗,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逸事早已妇孺皆知。
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城镇中出现了公共洗澡堂,宋代称为“浴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家浴堂,苏轼也喜好上公共浴堂沐浴;蒙古人统一中国后,受到汉民族影响也爱上了沐浴;到了明清两代,城市公共浴堂行业十分发达,在浴堂泡澡聊天成为一种时尚。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用洗米水来洗澡去污,据说不光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 这个在当年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早期洗澡水。
有兴趣的可以找一布袋子装上点淀粉、麸皮、谷糠什么的放在浴缸水龙头下,然后放热水,放满一缸泡澡,可以治腰痛、手脚冰冷、皮肤粗糙、冻疮。
后来人们发现了皂荚,最晚在南朝萧齐之时,已经有人专门出售皂荚。皂荚有十多个品种,去污能力有强有弱。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不会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廯。
还有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它的***肥大、肉厚。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每到深秋,人们将果荚***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除了肥皂,《鸡肋编》还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